苏州,车前子老家,理论上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和家。但是,“傍晚到苏州,更上楼头喝‘碧螺春’。”第一时间不是回家,而是到更上楼喝茶,俨然家一样。
然后,“喝完茶,我楼上楼下探问一遍。我上次看到一半的书,继续搁在桌上。画到一半的画,镇纸压着。”比家还安逸,像是他单纯地读书绘画的地方。
然后解释说:“更上楼主人对我心细,给我准备书房三间。冬天小书房,取暖方便。夏天的大书房三面窗户打开,芭蕉输绿,凉风彻底。还有一间中书房兼喝茶处,有张大案子,朋友来了还可以写写画画。”意思是,这是他朋友的房子,是朋友送他来老家时读书喝茶会友的地方。
我猜,这房子应该在苏州古城里,与鹳雀楼一样,比一般的古建筑还高一些,至少有三、四层。那么,是什么朋友这么懂他,这么大方,这么有钱?
“他做这些,嘴上从不说,是我自己体会到的。”朋友对作者好细心。
“而他自己的书房则是我用小书房的时候他就用大书房——看他冷得发抖;我用大书房的时候他用小书房——看他热得喘气。”原来,书房应该是两人共用,只是时间不同,主人把最好的的时段留给了作者。他这样写,就是四川人“忍嘴待饿客”的意思,突出主人对他的好。
我不禁很好奇:这主人是谁呢?车前子的粉丝吗?
忍不住接着读下去:
“他读书比我用功,比如去年他迷恋中医,他会找来一大堆中医书籍,放在不同地方,随时随地阅读;有几个月,他对照着穴位图,把自己掐得简直就是一件迷彩服。”
通过前面几篇文章可知,比车前子读书还用功的人,这个世界上恐怕不多,这儿的主人是一个,而且是沉浸式的阅读。这样说吧:你是车前子,我就是马齿苋,你是橡树,我就是木棉。我猜,主人和车前子一样都是饱学之士。
“我卧室里的一张床,我来了他放下,平时悬起。”什么意思呢,“我卧室”,那就是作者专用,作者不在时,不接待别人。这哪里是朋友的家,这是“我的”家啊。
回忆自己的一生,从出生到即将退休,遇到、经历过许多人,有多少可以称为朋友,有多少心心相印还惺惺相惜的知己呢?有友如此,夫复何求。
羡慕车前子,羡慕“马齿苋”。
2024.6.22